碳盤查的範疇三是什麼? 如何改善企業範疇三溫室氣體排放績效?

碳盤查的範疇三

範疇三不是由企業「直接」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而是「間接」性的溫室氣體排放。如原料採購、產品的運輸、員工的通勤與異地出差、外包的服務等。

由於範疇三排放為「間接」性質,這些活動不是直接由企業所控制,因此企業難以直接施加影響或強制改變。不過,透過策略性規劃和合作,企業可以對範疇三排放產生間接但有效的影響。本篇文章將簡單說明範疇三的其他間接排放包含哪些活動,以及企業應該如何因應最困難的範疇三部分。

範疇三是什麼? 為何是企業最頭痛的一部分?


國際溫室氣體盤查涵蓋範疇可分為範疇一(直接排放),範疇二(能源間接排放),以及範疇三(間接排放),每個盤查的目的都有所不同。

範疇三是企業最頭痛的一部分,因為範疇三的溫室氣體排放並不是直接由企業的經營活動而產生,但是與企業的產品或服務有直接或間接的關聯,以下是幾個最常見的實際案例。

  • 製造商的排放
  • 產品運輸
  • 員工通勤
  • 商務旅行
  • 租賃資產

製造商的排放

企業的產品若是由供應商或合作夥伴生產,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會被計入企業的範疇三間接排放中。這包括從原材料採購、運輸,到產品製造等各個流程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

產品運輸

產品運輸包括從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從供應商到製造廠,再到最終消費者的整個物流鏈。無論是海運、空運或是陸運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溫室氣體排放。如果業務的範圍涵蓋全球的供應鏈和市場,那麼產品運輸可能是範疇三最重要的部分。

員工通勤

員工通勤指的是員工從住處到工作地點的往返移動過程中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通勤過程中包含許多種交通工具,例如汽車、機車、公車、火車、捷運或是客運等,不同交通工具的溫室氣體排量有所不同,也是企業在碳足跡的計算和管理中最難計算的一部分。

員工通勤碳盤查是什麼 員工通勤碳盤查是什麼? 「綠色交通」能為企業帶來哪些好處?

商務旅行

商務旅行是部分產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拜訪客戶、專業培訓、會議、大型國際展覽等,如果這些商務旅行需要搭乘飛機,那麼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就會可觀。

租賃資產

許多企業會租賃伺服器或其他IT設備設在委外的數據中心或雲端供應商,這些設備運行所產生的能源消耗及相應的溫室氣體排放通常會被歸類在範疇三中,因為是由第三方服務供應商所管理和經營的設備所產生的排放。

由於企業無法直接控制這些活動,不同產業在範疇三中會發生不同情況,間接地產生大量溫室氣體。因此,對於大多數企業來說,範疇三的活動是最令人頭痛且最複雜的減碳目標。

範疇三減排行動:通過合作與溝通實現目標

由於企業無法直接控制範疇三中被歸類的排放活動,因此需要透過有效的『溝通與合作』來共同解決國際溫室氣體盤查中最難達成的範疇三目標。

考慮和減碳意識較高的供應鏈或製造商合作

企業可考慮和減碳意識較高的供應鏈或製造商合作,採用節能減排技術和材料,減少在製造產品過程中所產生的溫室氣體。國際大廠蘋果(Apple)就宣布有超過 300 家合作的製造商目標在2030 年前,在他們所有與Apple 相關的生產活動100% 使用綠能

優先考慮碳排放較低的運輸方式

企業在選擇產品運輸工具時,可以優先考慮碳排放較低的海運和鐵路,以此來取代碳排放量較高的空運和卡車運輸。若確實需要使用空運,則應選擇那些採用永續航空燃料的航空公司。

蘋果產品的全球運輸約占 Apple 整體碳足跡的 9%,根據 Apple 的碳足跡計算方式,運輸相同的產品時,海運比空運的碳排量少了 95%。

實行遠距工作制度,鼓勵使用大眾交通工具

企業可以實行遠距工作制度、鼓勵使用大眾交通工具,或提供自行車停放區及淋浴設施來激勵員工騎自行車上下班。透過這些措施,企業不僅能夠幫助減少由員工通勤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還能提升員工滿意度和工作效率,同時展現企業的社會責任和對氣候變化的積極應對態度。

降低商務旅行的頻率,並將實體會議改由視訊會議

企業可以嘗試將實體會議改由視訊會議,降低商務旅行的需求,並設立嚴格的國際商務旅行政策,限制非必要的飛行旅行。透過這些措施,企業不僅能夠減少商務旅行的環境影響,同時也能夠在財務上節省成本,並在社會上展示其對於永續發展和企業社會責任的承諾。

選擇綠色建築或採用綠電的服務商

企業可以選擇那些使用綠色電力的租賃服務供應商,以及租賃符合綠色建築標準的辦公空間。這些措施不僅能夠幫助減少企業的碳足跡,降低能源消耗和相關費用,也展現了企業對於環境責任的承諾,進而提升企業形象,增強品牌價值。

結論

管理範疇三排放通常涉及企業外的第三方供應商或合作夥伴等利害關係者,企業因此無法直接控制這些排碳活動。這是許多企業在進行碳盤查時最為頭痛的一塊,必須依靠『溝通』和『合作』來進行改善。

相反地,如果企業未能有效管理其範疇一(直接排放)和範疇二(間接能源排放),則可能影響其在供應鏈中的地位,尤其是當其合作夥伴高度重視範疇三排放時。因此,企業需要積極改進範疇一和範疇二的排放管理,這樣在與合作夥伴共同致力於範疇三排放改善時,才能更具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