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防毒軟體的存在至今差不多有30年以上。在這段期間,科技不斷進步,駭客也變得越來越厲害,開發出各種新型態的病毒。雖然防毒軟體也一直在改進它的功能和防禦能力,但是現在進入AI時代,加上企業都在追求效率和成本效益,傳統的防毒軟體已經跟不上客戶的需求了。
簡單來說,防毒軟體就像是一個24小時運作的守衛,它會持續監控電腦裡的所有活動,包括記憶體、資料和網路的使用狀況。當發現有可疑的病毒時,它就會立刻採取行動清除。不過每個地方的監控方式都不太一樣,比如說監控硬碟和監控電子郵件的方式就會有所不同。
防毒軟體的主要工作就是保護我們的電腦,清除那些會傷害電腦或資料的惡意程式。但現在的問題是,新的惡意程式產生速度太快了,據說每秒鐘都可能出現一個新的病毒!光靠傳統的防毒軟體已經擋不住這麼多的威脅了。因此,現在的防毒軟體公司開始採用更全面的防護方式,結合了全方位掃描、專家分析、跨產業合作、雲端技術和即時警報等功能。這就是為什麼後來發展出了更進階的XDR解決方案。

防毒軟體的兩大功能
很多人以為只要裝了防毒軟體,電腦就百分之百安全了。但事實並非如此,即使裝了防毒軟體,還是有很多人的電腦中毒,這讓大家開始懷疑防毒軟體到底有沒有用。
防毒軟體其實就像是一個資料庫,裡面存了很多「病毒碼」。當防毒公司發現新的病毒時,會從病毒中找出一段獨特的代碼,就像是病毒的指紋一樣。這樣只要在你的電腦上發現這個「指紋」,防毒軟體就能知道這是哪一種病毒,然後採取行動來對付它。
掃描引擎是防毒軟體的核心元件,就像汽車引擎一樣扮演著關鍵角色。它負責執行電腦系統中所有檔案和程式的掃描工作,並與病毒碼資料庫進行比對,以識別潛在的惡意程式。
掃描引擎的效能直接影響使用者體驗,包括掃描速度、系統資源使用量,以及對電腦整體運作的影響程度。優質的掃描引擎能在不影響日常操作的情況下,有效完成病毒檢測工作。
因此,即使防毒軟體的介面設計再完美,如果掃描引擎效能不佳,也會大幅降低產品價值。掃描引擎必須與病毒碼資料庫緊密配合,才能提供有效的惡意程式防護。
防毒軟體安裝後為何仍有感染風險?
傳統防毒軟體面臨著一個根本性的挑戰:它們採用被動式的防禦策略,必須等待病毒碼更新才能識別新的威脅。這種方法在現今快速演變的威脅環境中已顯得不夠靈活。即使使用者定期更新病毒碼,防毒軟體仍可能在面對新型態威脅時束手無策。
而這就是為什麼XDR(延伸式偵測及回應)正在逐漸取代傳統防毒軟體。XDR採用主動式防禦策略,不僅依靠病毒碼,更運用人工智慧和行為分析來識別可疑活動。它能夠:
- 即時分析和關聯分析來自不同端點的威脅情報
- 運用機器學習持續改進對新型威脅的識別能力
- 自動化回應和修復機制,減少人為介入
- 提供更全面的威脅可視性,讓企業能夠主動預防攻擊
這種演進反映了資安防禦思維的根本轉變:從單純的病毒碼比對,轉向以行為分析和智慧防禦為核心的整體安全策略。XDR代表了企業資安的未來發展方向,能更有效地應對現代複雜的資安威脅。
傳統防禦與智慧防禦的差別

新世代的資安解決方案,除了可偵測端點發生的惡意攻擊問題,同時也會在內部形成區域聯防的做法,當企業內某一台端點裝置發生資安問題時,XDR軟體會偵測並將這個惡意程式刪除,同時更精細到去了解發生這問題的task,將其刪除後並記錄,同時將這個task通報中心,中心就會發送通知到其他安裝XDR的電腦,並了解其他電腦是不是也有同樣的惡意程式隱藏,若有發現,就立即進行補救措施(remediation),而這個補救措施的做法就是將這惡意task進行刪除、隔離、或是進行修復還原。而具有這樣的做法的XDR就具備的網路偵測與回應(NDR)的基本功能。在端點與端點之間的網路流量進行解析。
XDR解決方案評估與採購指南:企業資安防禦升級的關鍵考量
企業如今仍採用傳統防毒軟體,將是駭客首要攻擊的目標。延伸式偵測及回應(XDR)作為近年來資安領域的重要創新,為企業提供了更全面、更高效的威脅偵測與回應能力。本報告將深入探討XDR的核心價值,並提供評估與採購決策時的關鍵考量因素,幫助企業在日益複雜的威脅環境中做出明智的資安投資決策。
XDR(延伸式偵測及回應)是一種涵蓋多重層面的威脅偵測及回應解決方案。它突破了傳統資安產品各自為政的侷限,能夠蒐集並自動交叉關聯涵蓋多個防護層的資料,包括電子郵件、端點、伺服器、雲端工作負載以及網路。這種全方位的方法使資安團隊能夠更快速地偵測威脅,提升調查效率,並實現更迅速的回應。
在當今的資安環境中,隱匿的威脅有能力躲過單點偵測,它們往往隱藏在各自為政而缺乏關聯的資安產品警報當中。XDR通過打破這些藩籬,採用一種面面俱到的偵測及回應方法,讓資安分析師擁有適當的工具來完成更多任務,並透過調查採取更迅速的行動。
XDR的核心工作流程
XDR的工作流程可以簡單分為四個主要階段:
1.持續監控與優化 – 持續追蹤系統安全狀態並不斷改進防護能力。
2. 事件偵測(Incident Detection) – 將不同來源的資料統整,並透過比對已知的資安威脅情報和機器學習技術分析是否有異常。
3. 事件分析(Incident Analysis) – 整合來自不同端點、雲端、網路系統的警告,建立完整的資安事件視圖,並判斷事件嚴重程度與處理優先順序。
4. 採取回應(Response Actions) – 根據分析結果執行相應措施,如隔離事件、終止處理程序等。
評估XDR解決方案的關鍵標準
1.防護層涵蓋範圍評估
選擇XDR解決方案時,首要考量是其防護層的覆蓋範圍。理想的XDR解決方案應該能夠整合並分析來自以下多個關鍵防護層的資料:
• 端點層 – 提供高效率的端點活動記錄,能夠掃描入侵指標(IoC)並根據攻擊指標(IoA)搜尋威脅。
• 電子郵件層 – 考慮到94%的駭客入侵都是經由電子郵件開始,XDR應能有效發掘已遭駭入的郵件帳號並清除惡意電子郵件中的威脅。
• 網路層 – 能夠進行網路數據分析,發掘是否有針對性攻擊正在網路內擴散或與幕後操縱伺服器通訊。
• 伺服器與雲端工作負載層 – 能夠分析威脅如何入侵、如何擴散至各個伺服器與雲端工作負載。
當評估XDR解決方案時,應確認其能否有效整合上述所有防護層的資料,並提供跨層次的威脅可視性與分析能力。
2. 資料整合與分析能力
XDR的核心價值在於其資料整合與分析能力。企業在評估時應考量以下方面:
• 資料收集深度 – 確保XDR能夠收集足夠深度的活動資料,而非僅限於表層警報信息。
• 交叉關聯分析 – 評估XDR是否能有效將不同防護層的資料進行交叉關聯,拼湊出完整的攻擊樣貌。
• AI與機器學習能力 – 檢視XDR是否採用先進的AI和機器學習技術來增強威脅偵測能力,例如Cato XDR所使用的AI/ML演算法能在海量資料中快速辨識威脅。
• 資料湖管理 – 了解XDR解決方案如何儲存和管理大量資安資料,確保數據存取高效且安全。
3. 自動化與回應能力
減輕資安團隊負擔並提高回應速度是XDR的重要目標。評估時應關注:
• 自動化威脅偵測 – 評估XDR能否自動偵測威脅並過濾雜訊,減少誤報率,提供量少質精的警報。
• 回應措施的自動化程度 – 檢視XDR是否能夠自動執行回應措施,如隔離事件、終止處理程序、封鎖IP等。
• 修復效率 – 考量XDR是否能夠在同一平台內完成從偵測到修復的全流程,避免在多個管理平台間切換。